当前位置
脸颊作为面部皮脂腺分布密集的区域,常因油脂分泌旺盛、毛孔堵塞引发痘痘反复。若痘痘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不消退,或伴随红肿、结节等表现,可能与日常护理、生活习惯甚至潜在健康问题相关。找到根源并针对性调整,才能打破“反复长痘-挤痘留印”的循环。
清洁不当:毛孔堵塞的“隐形推手” 过度清洁或清洁不足均会加剧痘痘。若使用强碱性洁面产品或频繁去角质,可能破坏皮肤屏障,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补偿;而卸妆不彻底、夜间不洗脸等行为,则会让化妆品残留与皮脂混合,堵塞毛囊开口。建议选择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产品,每日早晚各清洁一次,重点揉搓T区,脸颊带过即可。化妆人群需用卸妆油/膏充分乳化后,再用洁面二次清洁,避免残留。 饮食与作息:内分泌的“幕后黑手” 高糖、高乳制品饮食(如奶茶、甜点、全脂牛奶)可能通过升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,刺激皮脂分泌;而熬夜、压力大则会干扰激素平衡,导致雄激素相对过剩,进一步加剧毛囊角化异常。尝试记录饮食与痘痘发作的关系,若发现食用某类食物后痘痘明显增多,可适当减少摄入。同时保持每日7-8小时睡眠,通过运动、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,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状态。 护肤误区:好心办坏事的“帮凶” 盲目叠加功效型护肤品(如酸类、高浓度维生素C)可能刺激皮肤,引发炎症加重;而厚重面霜、睡眠面膜的过度使用,则会阻碍皮脂正常排出,形成“封闭性粉刺”。痘痘肌应遵循“精简护肤”原则,选择清爽的保湿乳液或凝胶,避免使用含矿物油、羊毛脂等致痘成分的产品。若需使用酸类改善角质,建议从低浓度(如2%水杨酸)开始,每周2-3次局部涂抹,并严格做好防晒。 潜在诱因:需警惕的“深层信号” 若调整护理与生活习惯后痘痘仍反复,可能需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、库欣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,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消化系统问题。此外,长期接触粉尘、油烟环境,或使用含氟牙膏(可能刺激脸颊皮肤),也可能成为诱因。建议记录痘痘发作的时间、部位变化,结合是否有月经紊乱、体毛增多等伴随症状,为医生诊断提供线索。 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提醒,脸颊痘痘的改善需结合皮肤状态与生活细节综合调整。若痘痘伴随脓疱、囊肿或留下严重瘢痕,或自行护理3个月无改善,建议及时就医检查,明确病因后制定个性化方案,避免盲目处理加重皮肤损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