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
“越抓越痒,一抓就起红疹子”——这是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接诊患者中,近三成患者的共同困扰。从门诊案例看,这类症状背后往往隐藏多种皮肤问题,盲目止痒可能掩盖病情,甚至导致慢性化。
一、一抓就红的真相:皮肤在“报警” 当瘙痒伴随抓挠后红疹,本质是皮肤屏障受损发出的求救信号。南京肤康实验室数据显示,此类症状常见于三类病因: (1)过敏性疾病 接触性皮炎、荨麻疹患者抓挠后,组胺等炎症介质释放,导致真皮血管扩张形成“风团样红疹”。院内过敏原检测中心发现,约45%患者因尘螨、花粉等日常接触物过敏。 (2)感染信号 真菌感染(如马拉色菌毛囊炎)或细菌感染(如脓疱疮)早期,瘙痒与红疹是典型预警。南京肤康通过微生物培养发现,部分患者因宠物携带真菌引发家庭聚集性感染。 (3)神经-内分泌异常 压力、焦虑导致的神经性皮炎,或糖尿病引起的末梢神经病变,常表现为对称性瘙痒红疹。该所心理皮肤科联合门诊发现,30%患者存在“瘙痒-焦虑”恶性循环。 二、南京肤康:科学阻断“痒-抓-损”循环 针对这类复杂病因,南京肤康采用“三维诊疗体系”: (1)病因筛查 皮肤镜+过敏原检测:快速识别接触性致敏原 真菌荧光染色:10分钟明确真菌感染 神经递质检测:评估压力相关瘙痒机制 (2)分层治疗 急性期:半导体激光照射(波长635nm)快速消退炎症,配合医用冷敷贴镇静皮肤; 亚急性期:软膏调节免疫,联合窄谱UVB光疗修复屏障; 慢性期:中医体质辨识后,采用中药熏蒸调节内在环境。 (3)预防复发 生活管理:建立“瘙痒日记”,规避诱发因素; 皮肤重建:透明质酸导入+微针治疗,修复角质层砖墙结构。 三、专家提醒:这些止痒误区要避开 南京肤康接诊的瘙痒症患者中,约60%因错误处理延误病情: 热水烫洗:当时舒适但加重皮肤干燥,形成“烫洗-瘙痒”循环; 激素滥用:长期外用强效激素导致皮肤萎缩、毛细血管扩张; 偏方刺激:花椒水、大蒜汁等造成接触性皮炎,红疹范围扩大。 “皮肤瘙痒是身体的求救信号,抓挠红疹如同火灾时添柴。”南京肤康主任医师李教授提醒,出现持续超过2周的瘙痒性红疹,或伴随发热、关节痛等症状,应及时进行专业评估。通过科学检测锁定病因,才能打破“痒-抓-损”的恶性循环,恢复皮肤健康。